說起國內的高考,雖然已過去幾年時間,擔提起時心中仍是唏噓不已,有人就說,國內高考上名校這么難,不如去國外留學輕松啊,那國外高考真的比國內輕松嗎?接下來就給你說道說道澳大利亞的高考到底是什么樣的!
高考時間
和中國高考不同,澳大利亞的高考的時間從10月份-11月份,大概會一直持續(xù)3周左右。澳大利亞高考不由國家統(tǒng)一命題,由各州根據自己州的情況自主命題,有點類似我們現在的獨立卷,所以澳大利亞的高考,從時間、內容等都會因為不同的州而不同!
澳大利亞的高考評分系統(tǒng)是一個非常成熟定型,非常復雜而且嚴密的系統(tǒng),教育局有專門的網站告訴大家HSC成績的計算方法:
http://www.boardofstudies.nsw.edu.au/hsc-results/understanding.html#assessment
評分和次數
ATAR(Australian Tertiary Admission Rank,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入學排名制度),這是澳大利亞所有大學的唯一錄取標準,也就是澳大利亞的“高考分數”,和中國集中3天考完不一樣,而是高中最后一年學校成績占50%,統(tǒng)考成績占50%。學校成績包括學校自主出題的課堂考試,文章和演講,課題,手工,實地操作,藝術類作品等等,一年四個學期各考核一次。因各校水平差別很大,這部分成績還要乘以一個學校調整系數,以求公平,這種考試制度大大增加了評分的工作量,但避免了只考一次發(fā)揮失常帶來的毀滅性后果。
考試科目
相比中國的四大科目,澳大利亞的考試科目實在是豐富多彩,包括86個大科,其中英語為必修課程,包括7個下屬分科,其余均為選修科目,不同科目下也會包含分科,比如數學下就包含4個分科,一門科目為2個學分,有的下屬分科為1分,每個學生可以選擇10-13門科目進行學習,最終取學的最好的10門科成績計入總成績,因為考慮到不同學科的難度不同,所以不同學科還會有不同的難度系數,通過難度系數平衡不同科目的得分,這種選課制度和大學里面的選課制度是一樣的,學生們還會有一個月的試聽時間,如果覺得某一門課程并不是自己感興趣的,還有機會進行第二次選擇。這樣的模式極大的給學生自主性,每個學生都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、最擅長的科目進行學習,同時也和大學的專業(yè)選擇進行了銜接。
考試內容
澳大利亞教育注重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死記硬背和技巧性強化訓練很少,不走書山題海的路子,開放性的題目沒有標準答案,只要論點清晰自圓其說就都可以得分。從習題量來說澳大利亞的考生是輕松一些的,但是如果選擇了藝術類的科目情況就大不一樣了,這類科目除要筆試考核理論之外,還要用大半年時間創(chuàng)作出一兩個相關作品,同時配合詳盡的工作紀錄,包括靈感來源,創(chuàng)作方案比較,思路發(fā)展修改,實施的技術手段等等。也許有人會說,這種開卷考試找個高手來幫忙不就行了?幸運的是,澳大利亞還沒有被這種風氣污染,學生們的自尊心獨立性都非常強,誠實度也相當高,所以這樣的開卷模式目前還是可行的。令人擔憂的是,中國的造假之風已跨越大洋,假文憑假錢幣假駕照假醫(yī)療卡都相繼從中國運過來了,說不定有朝一日這種基于誠實的考試模式也將毀于假潮的泛濫之中。
相比中國的高考,澳大利亞的高考更靈活,對于學生的能力挖掘更深入,雖然是開卷考試,但是對于學生的獨立性、原創(chuàng)性、自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,很多學生為了完成學科要求的作業(yè),也經常熬夜,唯一不同的是,國內高考的學生是在題海中奮戰(zhàn),而澳大利亞則是在為自己感興趣的東西。